產業政策環境更加寬松
近年來,國家在超載治理、排放升級、環保督察等方面發布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之后在汽車行業投資、生產和運營等方面也相繼有新政出臺。
12月6日,工信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辦法》。鼓勵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進行技術創新,鼓勵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之間開展研發和產能合作。同時,逐步放開汽車企業股比限制。2018年取消專用汽車、新能源汽車外資股比限制;2020年取消商用車外資股比限制;2022年取消乘用車外資股比限制,同時取消合資企業不超過兩家的限制。
這些政策都是國家鼓勵企業進行集團化管理,加大研發、生產、檢驗等環節的投入,其內部成員之間可以共享研發、生產、銷售及售后服務等,其帶來的后果就是使得產業環境更加寬松。
各型專用車趨勢各不同
在專用汽車細分市場,運輸類市場需求平穩,城市物流類市場需求小幅增長,大宗物品長距離運輸類專用汽車產品輕量化需求增長。
以廂式運輸車市場為代表的城市物流車市場需求保持穩定微增的趨勢。
以半掛類專用汽車為代表的大宗物流運輸車今年的市場需求則出現大幅下滑。
在持續投入基礎建設的大背景下,工程類專用汽車市場還有一定需求。
轎運車半掛市場是為數不多的亮點,但今年國內乘用車市場總體不容樂觀,從源頭上限制了對轎運車的需求,此外部分地區執法也出現松動的情況。從總體趨勢看,中置軸轎運車的細分市場容量畢竟有限,爆發式增長不會長時間維持。
近年來,環衛類專用汽車市場需求呈現快速增長趨勢。經濟發展、城市化建設、城市規模擴大都為環衛類專用汽車產品帶來市場機遇。
普通物流半掛車市場競爭激烈,集團物流運輸企業是各大專用汽車企業爭奪的市場。雖然公路運輸具有“點到點”、“門到門”的運輸優勢,但國家大力推進“公轉鐵”等運輸結構調整,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競爭。